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板报文稿 > 生活常识 >

3岁幼儿近视高达800度:“网瘾老人”带娃,引发年轻父母新焦虑,如何破?

  原标题:3岁幼儿近视高达800度:“网瘾老人”带娃,引发年轻父母新焦虑,如何破?

  国学系列

  ¥110.2

  文具盲盒

  ¥22.5

  万物百科

  ¥49

  暖暖杯

  ¥49.9

  3.30-4.1

  前不久,一位65岁的老人因#每天玩11个小时手机#而上了热搜。

  这位老人因为经常头晕恶心到医院就诊,在接连跑了神经内科、脊柱外科、五官科等多个科室都检查无问题后,最后在眼科查视力时出了问题。

  医生表示,用眼过度也会引气头晕、恶心等问题,因此给老人的处方就是:少玩手机!

  《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38.6%。其中,有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个小时。

  都说手机像“黑洞”,可以把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进去,不论老少。更何况带娃的主力都陷入了手机“黑洞”里!

  记得之前看过此类新闻:

  武汉一家医院曾接诊了一位3岁的幼儿,眼睛近视达到800度;

  河南郑州一对双胞胎2岁半的哥哥近视达700度。

  究其原因,都是老人带娃,长期把手机当“哄娃神器”惹的祸!

  如今,很多家庭都需要依靠老人帮忙带娃,可又为老人带娃总刷手机而焦虑。

  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曾遇到过,我也不例外。

  前段时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篼宝的姥姥从千里之外的家乡盼到了北京。

  我不禁松了口气:有老人来帮忙,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全身心地回归职场了。

  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爱刷手机的姥姥

  姥姥来了没几天,我心里就悄悄滋生出了一丝丝复杂的小情绪,一度认为姥姥来了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还添了“堵”。

  因为我发现姥姥带娃时总沉迷于刷手机。

  比如——

  周末姥姥带篼宝在客厅玩玩具,自己却只顾和家乡的小姐妹视频,我在厨房看见篼宝好几次在叫姥姥陪他一起玩,姥姥都不耐烦地摆摆手;

  我和姥姥一起带篼宝去公园,我一手抱娃一手推车,手忙脚乱,姥姥却只顾自己拿着手机拍风景视频,完全没有看到自己的女儿需要帮忙的窘态;

  白天我上班,希望姥姥能给篼宝读绘本、讲故事,谁知姥姥却经常拿着手机,打开美颜软件和孩子玩拍照“大变身”……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几次后,我内心是有些生气的,暗暗地觉得姥姥“不称职”。

  曾经有多期待,现在就有多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

  终于有一天,我爆发了!忍不住冲姥姥大喊:一天到晚刷手机,还不如不叫你来呢!

  激动之下,我又历数了姥姥带娃时的种种不是,将心里积压的情绪全都发泄了出来。

  姥姥听完后也生气地说:“我是孩子姥姥,又不是你们的保姆!”然后生地表示要立刻买票回老家。

  看到生气的姥姥和吓得哇哇大哭的篼宝,我开始后悔了——

  后悔不该这样冲动地对着老人大喊大叫,这样既不尊重老人,也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

  要是气走了姥姥,吓坏了孩子,真是得不偿失!

  但是维持现状,又如何解决姥姥爱刷手机的问题呢?

  不得已,我开始跟周围的“过来人”诉苦,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01

  小区阿姨的“现身说法”

  第一个给我意见的,是小区里的一个阿姨。

  她和篼宝姥姥的情况一样,也是只身来到北京帮女儿带娃的辛苦老人。

  她和女儿也曾经因为养育孩子的问题发生过争吵,不过现在已经完美解决了。

  阿姨和我说,希望年轻父母记住:

  无论什么时候养育及教育子女的第一责任人都是孩子的父母,这个责任不能也不应该转移到祖辈身上。

  很多年轻父母,刚开始对祖辈带孩子都怀着请长辈来“帮忙”和“辅助”的心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希望祖辈能替自己完成教养的目标。

  然而,受新观念、新思潮的影响,新一代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目标与祖辈早已相去甚远,祖辈难以承担起新时代父母的育儿期望。

  就好像我觉得姥姥在与孩子互动时应多给孩子做一些阅读启蒙,姥姥却认为美颜变身的相机更能逗孩子开心。

  养育理念上的差别,让我忽视了姥姥付出的辛苦,只感觉到姥姥的 “不称职”。

  和阿姨聊完,我心里酸酸的。

  是啊,我曾经那么期待有人能来帮我看看孩子,只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就好。

  可是慢慢的,我想要的就越来越多,是我偏离了自己的初衷,把养育的责任和压力扔给了老人。

  点评:明确家庭成员的角色及职责,降低不适宜的期望

  根据实际情况来明确家庭成员的角色职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免这样的矛盾。

  在考虑邀请祖辈来帮忙带孩子之前,爸爸妈妈可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和他们明确地划分养育角色和任务。

  比如:

  老人是只需要协助年轻父母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还是需要在年轻父母上班期间完全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或者在完全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的基础上,还要承担带孩子上早教课等任务?

  爸爸妈妈对老人可以胜任的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划分后,便可以尽量减少将不适宜的教养期望加诸于他们身上。

  400个游戏,带娃训练专注力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此外,即使明确地划分了养育角色后,年轻父母也要经常自我提醒:自己是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长。

  02

  姥爷的“旁敲侧击”

  第二位给我意见的,是篼宝的姥爷。

  那天的矛盾爆发之后,姥姥哭着给姥爷打电话诉说委屈,我也哭着给爸爸打电话倒苦水。

  爸爸冷静、耐心地听完了我们双方的哭诉。

  然后,篼宝姥爷说,篼宝姥姥从老家来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之后,成天拿着手机更是很正常的事。

  新环境和新生活方式既会给人带来新鲜与新奇感,也会带来紧张与压力。

  尤其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公园、菜市场,生活难免会有诸多不适,这时手机或许就成为了释放情绪与压力的出口。

  篼宝姥爷的话让我一下子顿悟:

  如果我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紧张不安,可能也会想要成天捧着手机吧。

  因为只有这么一件物品能连接起自己原来熟悉的生活了。

  点评:年轻人对老人要理解,多多换位思考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带孩子的祖父母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

  比如:

  多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

  专门抽出时间陪伴他们熟悉周边生活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如用新的支付方式买菜等);

  陪伴他们认识和熟悉小区的同龄人(其他带孩子的祖辈、同乡等),帮助他们更快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指望老人一下子就能适应和接受,要有非常大的耐心等待他们慢慢进入角色,尽可能地包容老人的一些旧习。

  03

  老公的开诚布公

  最后,是篼宝爸爸来跟我聊的。

  作为整件事情的亲历者和旁观者,他认为我在与亲密的人的接触中,需要做出一个重要的观念上的改变,那就是:

  在亲密关系中,“你不说我就知道”的默契只是个童话,只有当我们能正确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时,关系才能更亲密。

  他提醒我:

  其实我对篼宝姥姥的一些做法早有“意见”,却一直回避沟通;

  当我需要姥姥出手相助时,又认为姥姥应该“懂我”而无须将需求说出口;

  当发现姥姥并不“懂我”且没有帮忙时,又很失落。

  久而久之,这种失落感和不满情绪被不断地压抑和发酵,最终导致了这次矛盾的大爆发。

  我确实曾经很向往那种“我不说你就知道”的浪漫关系,但是现在我动摇了。

  可能“有话直说”才是一个家庭正常的交流模式吧。

  点评:及时、适宜沟通,避免问题和情绪过度发酵

  实际上,亲密关系和谐的第一要义,就是“好好说话”。

  及时、适宜的沟通,是避免问题和情绪过度发酵的关键。

  尤其在祖辈、孩子作为新成员加入大家庭时,我们更需要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充分地沟通。

  我们要将彼此的期望、需求、困难准确地表达出来,以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应对生活的变化与挑战。

  比如篼宝妈妈在公园时,如果能很自然地说一句:

  “妈妈,快来帮我抱一下宝宝。”

  “妈妈,快放下手机,我需要你来帮我。”

  那么很多后续的问题和情绪也就不会累积、爆发了。

  本文知识内容刊于《父母必读》2021年第10期

  文 李原 编辑 李美琨

  组稿排版 宋宇 视觉设计 宫颖

  ................................

  《父母必读》杂志2022年订阅开始啦!

  全年300元,每天不到1元

  你将拥有

  200+养育话题深度解读

  100优秀图画书先睹为快

  孩子特别喜爱的《阿毛手册》

  30参与话题讨论机会

  看+听,多元知识获取渠道

  定制服务,个性化养育支持

  专属直播,与大牌专家面对面

  ...............................................

  现在订购

  即赠价值198元的teteo婴儿奶瓶!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原文”

  右边给我一朵小花花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