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板报文稿 > 生活常识 >

你会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吗?你的这些小决定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原标题:你会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吗?你的这些小决定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今天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逛水果区,孩子试吃水果区的菠萝蜜觉得特别好吃,就要求妈妈买。妈妈看了价格,一盒里面才几个就30多块钱,拉着孩子就走,嘴里还说着“买这的钱够买多少个苹果了,买几个吃了能到哪儿呢”,可是孩子不干,死命地往地上坠,就是要买。结果被母亲打了几巴掌,哇哇大哭着被拎出了超市。

  之前我看到过营养学家范志红老师发的一条关于草莓的微博,她说她在超市看到有小孩想吃草莓,但奶奶嫌贵不给买,小孩大哭。范老师的建议是不妨给孩子买点尝尝鲜,少买点垃圾食品这点钱就挤出来了。

  可是没想到,下面无数条攻击她的评论,最具有代表性的评论就是“何不食肉糜?”

  还有很多人说她不知道世上有的人有多穷,很多山沟里的人裤子都没得穿的……

  且不说逛超市不给孩子买水果的妈妈和奶奶买不买得起那些水果,我们就来说一说孩子想要东西该不该给他买这个问题吧。相信有孩子的家庭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看见好玩的好吃的就想要,有的妈妈认为孩子不能这样惯着,越是要的东西越不给买,这样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不会轻易满足他,下次就不要了。

  那么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呢?

  01、并不是孩子所有的要求都要拒绝

  我家孩子今年8岁了,孩子小时候不懂得要,可是我就是喜欢买买买,孩子的衣服、玩具、书等等,只要我喜欢的,就毫不犹豫地买回家来。于是家里玩具、书本堆得到处都是,很多衣服没穿就小了。

  我的这种做法惹得老公不满,他问我:“你这是给孩子买呢,还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购买欲望呢?你是不是小时候从来没有这么被充足地满足过这些物质需求,所以有了孩子就有了借口,买回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呢?”

  听老公这样一说,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并且在心底暗想会不会真的有这个因素存在呢?

  当我把这一问题讲给闺蜜听时,闺蜜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她小时候家庭条件很好,玩具很多,父母也会给她买很多书,几乎现在孩子有的生活她小时候都享受到了,所以就不会像我一样看到什么就想买,不买就跟错过什么似的。

  自己没有拥有过的东西,就想尽量满足孩子,我想很多父母都很难走出这种心理循环。尤其是像我这样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时候要吃没吃要玩没玩,现在有了孩子,当孩子有任何请求时,就特别能感同身受,一不小心就会想起当年想买什么都买不起的失落感。所以当我们无法满足孩子时,内心就会升起浓浓的愧疚感,这种愧疚感不仅仅是对孩子,也是对曾经童年时的自己。

  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小时候未曾拥有过,所以导致了我们对孩子的愧疚感,如果我们小时候该有的都有了,今天还会对拒绝孩子的请求应该更加能够坦然一些吧。

  其实,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城市里大部分孩子该有的都有了,吃喝穿玩不愁。还有几个孩子像我们小时候那么匮乏呢?如果孩子的需求是正常的需求,那么完全可以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满足他。比如那个在超市想要吃草莓和菠萝蜜的孩子,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满足呢?吃水果总好过于吃果冻、虾条之类的垃圾零食来得好吧。实在没有多的钱,也可以少买几颗尝尝鲜,完全没有必要完全拒绝孩子。

  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偶尔的几次拒绝并不会再让孩子产生匮乏感。等孩子长大做父母时,也完全可以放下拒绝时对自己孩子的愧疚。

  如今的家长拒绝买一样东西,可以说是在帮助生活在物质丰富年代的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不被消费主义冲昏头,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合理的拒绝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反倒是要什么买什么才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一个人不可能每件东西都拥有”的道理应尽早让孩子明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那么什么情况下孩子要东西可以给他买,什么情况下孩子想要东西坚决不能给他买呢?

  02、拒绝孩子要有策略

  我曾经有一次逛商场,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女儿买衣服,已经买了好几件衣服了,但孩子非要再买一双鞋子,那双鞋子虽然很漂亮,但并没有孩子穿的尺码。孩子强烈要求非要要,妈妈就拉着孩子往商场外走。孩子很生气,走到玩具专区的时候,她就随手抓起旁边一个毛绒玩具,跟她妈妈说:“不买鞋就给我买这个。”

  当时她很明显并不是真心喜欢那个玩具,而纯粹是因为堵气,她当时只是想买一样东西回家,并不考虑这个东西是什么。

  孩子妈妈也看出来这一点了,告诉孩子她今天已经给孩子买了几件衣服,而且毛绒玩具家里已经有很多,不会再给她买。

  孩子就开始崩溃地哭了起来。这时候妈妈并没有强行再拉着她走,而是蹲下来抱了抱孩子,温柔地说:“你看,今天咱们已经买了好几件衣服了,都是你自己挑选的喜欢的颜色和款式,我好期待看到你穿上新衣服的样子,咱们赶紧回家试一下你的新衣服好吗?”

  孩子成功地转移了注意力,不再哭泣跟着妈妈一起回家了。

  所以说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懂得拒绝,但是要讲究策略地拒绝。孩子其实很多时候是能听得进去家长的话的,所谓的无理取闹大多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让他感觉感情受到了伤害,如果此时家长能及时安抚,并且有策略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且明确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不给他买,同时承诺如果遇到真正有需求的东西就一定会满足他,这样即让孩子知道妈妈有自己坚持的原则,又让孩子明白了不能买的东西,即便是哭闹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03、懂得运用“延迟满足”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了一项试验。他们把数十名儿童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并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也可以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那样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能等上15分钟,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

  后来米歇尔又对当年的那些孩子做了跟踪调查,发现难以抵制诱惑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这个实验说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

  当孩子想要的是一些我们当时难以满足的事物,或者是我们自己不太满足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运用延迟满足法,可以告诉他:“等你生日时再给你买。”或者是“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东西写封信告诉圣诞老爷爷,说不定他能满足你呢”。

  对孩子来说这样可以让他能够学会更好地抵抗住欲望和诱惑,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一种“缓兵之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他有所期待,学会延迟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上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挑选质量更好、更实用、性价比更高的东西来替换我们所不满意的东西。

  04、提前商量好,让孩子有自主权

  我们带孩子逛商场或者逛超市时,孩子常常会看到这个也想买,看到那个也想买,结果购物车塞得满满都是他的东西,大人拿出来他再放进去。与其这样拒绝他让他心里不舒服,不如出门前就让他自己制定好购物清单。

  一方面这样做赋予了他决定权,让孩子觉得得到了尊重,也锻炼了他独自决断的能力,另一方面因为面对着超市玲琅满目的商品,孩子视觉受到冲击就会受到诱惑,但如果在家里制定好清单后,孩子就从潜意识地认可了到超市只买这些东西,而且列的清单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的注意力就不太会放到其它物品身上。

  其实,孩子要东西买还是不买,没有绝对答案,每个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各人性格来决定,但重点是要让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哪怕父母什么都买得起,也要明白过度满足会让孩子缺乏对“来之不易”的生活体验,不利于自控力的形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富豪家庭会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甚至要求孩子自己出去打工赚钱。

  买不起也无需感到过分愧疚,世界上总有我们买不起的东西。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欲望超出了自己的购买力。懂得降低物质欲望,从精神生活中获得快乐,也不失为提升幸福感的一种途径。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