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板报文稿 > 环保文稿 >

走进玉树(六)--通天河与三江源

(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札记唐蕃古道系列)  

--通天河  

在巍巍昆仑,苍苍唐古拉雪峰的孕育下。  
中华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和流入东南亚的第一大河湄公河(即澜沧江)都发源于玉树。  

在这个年均气温不到三度,大气含氧量只有为海平面的一半的地域。  
通天河两岸的气候却是宜于农牧。九世纪西藏赞普朗达玛毁寺灭僧,一些高僧纷纷逃到了这里,佛统在这里延续着。  

沱沱河是长江真正的源头,当其蜿蜒而下的河水与当曲汇合后,就是变成了滔滔的通天河。  
全长800公里的通天河自然也成了长江的上源。  
这段穿行于唐古拉和昆仑山脉宽谷中的长江,在藏语被叫“珠曲”,也就是我们汉族的“通天河”。  

通天河向东横穿玉树八百多公里,从直门达峡进川后,就成了金沙江。  
新建的青藏铁路也要通过流至昆仑山海拔4700米处的通天河,河上的特大桥现在也已竣工了。  

在各种传说中通天河都是通往天庭的一条河。  
藏民传说这曾是一条牦牛河。许多年代以前,玉帝的一头牦牛下到人间,发现了这里美丽的草原,受到了人们最崇敬的欢迎。  
牦牛感动了,跑上一座高山,向着草原,大吼三声,鼻孔里喷出了两股清泉,就形成了牦牛河。  
在牦牛河的滋润下这里的草原也变得更加的富饶。  
玉帝一气之下将牦牛变成了一块大青石。据说大青石至今还耸立在通天河的上游。  

还有一个通天河的传说就是,大日如来牵着一条大江而来,烈日下异常炎热,如来就用一条铁链将大江拴在一块大青石上,自己到一块崖下乘凉去了。  
哪知水越积越高,最后竟如牦牛般脱缰而去,本地人就称这条大江为“哲曲”,也就是牦牛河。  

通天河从结古镇东面的山谷中奔流而下。以前那里设有渡口,附近一块大石板上,梵文依稀可见,相传这就是那传说中的“晒经台”。  

在《西游记》中,当年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回来,忘记了向佛祖讯问老鼍的年寿,被相托的千年老鼍晃入水中,四人只好将经包移于高崖之上,并晾衣晒经。  
当地群众认定了那里就是唐僧晒经之处,不少人还专程跑来煨桑台,挂经幡,敬佛祭河。  

“径通八百里,亘古少人行”。  
通天河是一条通往天界的河。  

通天河的上游地区,两侧相对少有人为的干扰,是长江源头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从通天河口到曲麻来,通天河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流淌着。  
五十年以前那里还没有人烟,也就被称作了“八百里无人区“。  

可这无人地带,近十年间其北岸还是形成了长达40公里的沙化带,上百米高的山丘变成了沙山。  
沙丘不断在搬移,淹没的草场又形成新的无尽沙丘。  

大量泥沙又被流水和大风带入通天河,冲向了长江。  
所以我看到的通天河已是一条仿似黄河的大河,连大桥边都可以看得见大片的沙地。  
只有两边山谷中汇入的小支流还是绿色的。  

通向天界的河受伤了。  

每年农历冬至前后,这里舒缓的河面都会冰封。  
冰冻厚了,两岸的百姓就会用细沙在冰面写写大大的七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  
银色的冰面,黑色的字。  
据说这是为去世者架设金桥,超度亡灵,为入世者消除孽障。  

细沙蓄热,不几日就会穿透冰层落入水中,冰面会凹陷几米深雕刻般的大字。  
也是一种人造的壮丽。  

徒步走上横跨通天河上的大桥,桥下已是大片大片白色的浮冰。  
河水的流动仿佛也已停滞不前了,冰雪相连在水面。  

可以清楚的看到远处的雪山。  
草已枯,山已秃,两侧黑黄色的高山在这冬日里无比的落寞。  

走过这座已近四十岁的老桥,前面桥头旁可就那醒目的三江源保护区标志碑了。  
向前走了过去。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高高耸立的旗杆上鲜红的国旗在苍茫的天际飘荡。  
一个圈起的偌大水泥广场还在继续地进行修缮。  

“高原极地,一派风光,水塔天成,源远流长,三江同根,与斯滥觞”  
“浩淼东去,润泽八方,羽族炫翎,天籍泱泱,蹄类竞走,蓊郁苍茫”  

这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碑记我并没有抄完。  
十余阶台阶上,白色的石头围栏中就是了由***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波浪和吉祥的刻纹中,  
纪念碑用56块花岗岩雕出了代表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向上展开的手掌。  
表达着团结的力量和未来的信念。  

碑体高6.621米,象征着长江发源地各拉丹东海拔6621米的雪峰。  
碑基座面积363平方米,象征了三江源流域36.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基座高4.2米,代表了三江源平均海拔4200米。  

海拔3700米的通天河畔竖起的石碑,是为了纪念2000年8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当时来自长江源头治多县、黄河源头曲麻莱县和澜沧江源头杂多县的三位少年,分别带来了从三江源头地区采集的水和土,并和有关人员一起在纪念碑旁种上了代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棵小树。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这座"中华水塔"。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  
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喜马拉雅旱獭等70多种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里成了国家自然保护的一号工程。  

这块约占青海总面积的44%的地区,包括玉树、果洛两州及兴海、同德、泽库和格尔木的一部分,也是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曾严重恶化。  
湖泊和径流普遍萎缩,冰川大面积萎缩,生湿地和草场大面积退化,土地沙漠化加速,水土流失严重,鼠虫害猖獗,干旱气候增多,过度放牧现象普遍,盗猎野生动物屡禁不止,滥采沙金乱挖虫草发菜药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马麝已濒临灭绝,黑颈鹤,白唇鹿、马鹿、雪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数量锐减,藏羚羊也由原来的十万余只下降到了现在的三万余只。  

今天青海的森林覆盖率仅为3%,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一成多。  
退化、沙化的草地已经占到了青海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其中的10%经已沦为“黑土滩”型次的生裸地。  
草原鼠害面积也占到可利用草场的28%,鼠害区每公顷高原鼠兔洞竟达1600多个。沙化的土地每年要向长江、黄河输送泥沙一亿多吨——  

源区藏民人均年收入仅800元。  
据报道截至去年,这里尚无一名编制内的科研人员蹲守源区从事生态研究。  

如果这里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三江流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受到严重 的影响。  

卤虫禁捕了,沙金禁采了,发菜禁售了,野生动物禁猎了,森林禁伐了。  
也开始了植树,退耕还草启动了,保护区也建立了。  
青海省政府今年八月份颁布了禁牧令,禁止在长江黄河源头区放牧。  

比较看到的现实,一切仿佛还都遥远,一切也都需要时间。  

希望三江源保护区可以充分发挥到它的作用。  
祝愿我们的通天河能够早一日重新清澈起来。  
祝愿高原脆弱的生态可以早一时获得相对的平衡。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