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板报文稿 > 安全文稿 >

简述与安全文化有关的几个慨念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的一个分支;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份,她是微观经营管理中指导、影响并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保持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了加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经查阅整理有关资料,对与安全文化有关的几个慨念简述如下: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亦即人化。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两个文明的发展水平。我国《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的意思是按照人文来进行教化,我国文化一词就是从这儿来的。中国哲学家贺麟说过:“所谓文化就是经过人类精神陶铸过的自然”,“而非自然物”。

  英国学者E.B.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指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文化有四种型式:(1)物质型文化;(2)社会关系型文化;(3)经典型文化;(4)心理型文化。

  文化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智力要素;二是精神力量;三是文化网络;四是传统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由来

  最初提出安全文化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即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召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评审会”时,核安全问题咨询组认为:核电站内长期存在的不良安全文化导致了事故的发生。1988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其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评审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进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版出版。1993年我国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首次将“安全文化”的慨念应用到我国,他说:“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接着,我国安全科学界又把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引入了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的安全文化。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

  现代安全文化强调两大观念:其一,突出大安全观,大系统观、大协调观和人本思想;其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崇大众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文化在文化建设、智力开发方面,在安全高技术的转换和应用方面都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对安全文化的概念定义有多种说法,有专家统计,安全文化的概念定义有近百种,我们只能结合工作实践来理解和认识。试举几例:

  1、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总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教训后认为:该事故的发生除了技术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原因,即人的原因。他们在评审报告中写道:企业安全文化,即“单位和个人所具有的有关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后来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对安全文化下了个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强调个体和集体共同的价值观)

  2、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安全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忠魁认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产品及意识领域成果的总和。(强调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3、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院长吴宗之说:意识决定行动,行为产生后果。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就没有规范的安全行为。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为了人。也就是说:安全生产工作一方面是为了人,为了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工作也必须依靠人,建立在启发人的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基础这之上。(强调人的主体作用)

  4、《现代职业安全》杂志社社长刘德辉在做客安全文化网时说: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一种价值观,体现为一个单位或单位中每个成员共有的意识、共有的态度或共有的行为特征。其中包含几个重点要素:第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安全是超越一切之上的,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有绝对的优先权;第二,意识态度行为特征或对行为的一种规范,是安全文化中的一个重点;第三,以上所说的安全文化是由个人的安全素质和一个单位或一个企业整体的文化素质两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刘社长简单概括安全文化,即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核心价值观,体现为企业和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共同持有的态度、意识、行为特征,这就叫安全文化。(强调安全至上的价值理念并且成为行为规范)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写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厂长经理)安全管理读本》对安全文化所下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这种定义建立在“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的慨念基础上,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化、家庭安全文化等;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

  四、企业文化(即公司文化)产生的背景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经营管理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可用一个简化了的公式来表示,即: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但二者相加并非全部内容,只是主要内涵)。价值理念:包括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座右铭等等。行为规范:包括企业整体行为规范、企业组织行为规范和部门行为规范、员工个体行为规范等。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总结东西方企业管理经验(如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东方的哲学思想)而创造出来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日裔)威廉.大内在1981年4月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是企业文化理论的代表作。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提出“市场经济”的同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慨念。这八个字是有内在联系的,她对我国改革开放中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企业安全文化的慨念和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延伸和渗透到安全管理工作的一脉分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支护。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安全文化理念,它是指导和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方向和目标的指南,它是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动力,它是全体员工接受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和约束。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是人们关于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观念、意识。这种思想、认识、观念、意识将时时处处指导和影响员工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效果、结果的;所以,作为高危性的企业和其他任何在生产经营行为中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企业、单位,都有必要建立起全体员工能认同、理解、接受、执行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系统,该系统由3个不同功能的层次构成。

  (1)企业安全文化的意识形态系统(上层)

  它是由企业员工的思想、信仰、知识而构成。它用言语、符号、惯用语及思维方法的形式表现。通常表现于传说、文学、哲学、科学、理论、习俗、风尚以及道德、标准中。安全观念形态或哲学的系统是信念的体系。人类的经验可以通过这一体系得到确认或发展,但社会的经验和升华也受到技术力量的强有力的约束。

  (2)企业安全文化的社会学系统(中层)

  它由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构成,又以个人与集体的安全行为和效益方式来体现,包含了实现个人、群体或社会的安全与健康而建立的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宗教关系、职业关系等等。或称为安全社会学系统。它体现了通过人的社会及人际关系。以人文关系及文化的功能使安全技术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3)企业安全文化技术系统(底层)

  它包含了各种实现安全功能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材料及使用这些物质和技术所构成的安全技术系统,企业依靠安全技术系统保障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安全可靠地从事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