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板报文稿 > 世界之最 >

西藏的中国之最

西藏的中国之最

 

我国海拔最高的茶场──西藏易贡茶场

  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的易贡茶场,海拔2240米,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茶场。

  易贡藏语意为“美丽的地方”。易贡的茶园常年用高 山雪水浇灌,施用的肥料也主要是农家肥,决不使用化肥 。因此,这里的茶叶外观翠绿油润、嫩香高长;其茶水黄 绿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具有提神醒脑、利尿解毒、降血 压、防辐射等功效。1985年以来,易贡茶场生产的珠 峰绿茶在多个展销会、博览会上获奖。它不但深受藏族群 众的喜爱,还打入了北京、成都、重庆等地市场,并出口 到了日本。

  藏族“宁可一日无饭、不能一日无茶”。每天清晨, 西藏家家户户炊烟缕缕,随处可闻飘溢的茶香。自治区统 计局的统计数字表明,西藏农牧民家庭每人每年消费茶叶 23.42公斤。但西藏过去不产茶叶,饮用的茶叶大部 分来自四川、云南等地。

  为了解决藏族群众饮茶的问题,1964年西藏决定 发展茶叶生产,经过内地茶叶专家细致的考察选址,当年 在易贡试种成功。易贡茶场在70年代建成后,80年代 又进行了厂房和茶园的扩建。1994年国家将这个项目 列入62项援藏工程,农业部和国家计委又投资2000 多万元为茶场建设了电

站、扩建茶园800亩,新开发了 5种新产品。目前,茶场拥有茶园2108亩,每年生产 民族茶15万公斤,生产细茶6万多公斤,已成为我国海 拔最高的茶叶生产基地。

 

我国海拔最高的城镇──帕里

    西藏自治 区亚东县帕日草原深处的帕里镇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镇, 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镇。

  帕里镇平均海拔4640米,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脊的 一片开阔、灰黄的大坝子上,一排排土石结构的民居纵横 排列在一起。拉萨至亚东的公路穿镇而过,公路两边店铺 林立,显示出浓郁的商业气息。

  帕里镇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地区。过去,这 里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穿镇而过 的公路引导着帕里人走亚东、到江孜、闯拉萨。现在,全 镇共有个体工商户172家,473户居民中大约有一半 的家庭在做着各种各样的生意。

  帕里镇与我国邻邦不丹仅一山之隔。现在,不丹商人 到帕里镇做生意,只要在镇上公安部门办理简单的手续即 可。每年春、夏、秋季,大约有1000多人次的不丹商 人来到这里,他们带来了炒米、手表、草药等货物,来交 换热水瓶、胶鞋、布料等日常用品。帕里镇每年也有几百 人翻过大山,到不丹从事易货贸易。

  42

岁的巴桑是个运输专业户。1990年,他贷款 2万多元买了一台旧解放牌汽车,往返于帕里和日喀则之 间搞运输。几年下来,他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现在 ,巴桑新买了一台东风牌汽车,妻子也开起了商店,一家 5口人住在一幢新盖的二层楼里。

  由于海拔高,距离大城市远,过去一到冬季大雪封山 ,帕里就几乎与世隔绝,人们用不上电,吃不上自来水和 新鲜蔬菜。近10年来,为方便群众生活,镇政府投资建 起了自来水厂、小型水电站和菜市场,如今自来水管道已 通到了每户的灶台前,居民家家用上了电灯,70%的家 庭还买了电视机。人们不仅吃上了来自亚东和不丹的蔬菜 ,还吃上了本地生产的新鲜蔬菜。

  每当夜幕降临,帕里镇便灯火通明。许多人在家中悠 闲地看着电视,从这小小荧屏上,他们更多地了解到外面 的世界。

 

我国海拔最高的煤矿──马查拉煤矿

  西藏自治区东部类乌齐县境内的马查拉煤矿是当今世 界海拔最高的煤矿,主平峒标高为5188米。

  马查拉煤矿是中央政府和全国其他各省市区援助西藏 建设的62项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四川 煤炭建设第六工程处承接这项工程后,100多名职工和 马查拉煤矿藏汉职工一起,克服高寒缺

氧、地质条件复杂 等困难,在海拔5100米处安营扎寨,历时3年完成井 巷工程1200多米、建筑工程7700多平方米,终于 在1997年10月将这座煤矿建成投产。

  马查拉煤矿的可采储量为87万吨,按现有条件开采 期可达30年。这将大大缓解能源对藏东昌都地区经济发 展的制约。这个地区新建的年产4万吨的水泥厂,从马查 拉运煤比从四川成都运煤,光运费每吨就可节约1200 元。

  这个矿的煤分地表和地下两种。地下煤深藏在终年积 雪的马查拉山主体内;在马查拉主矿附近的几个山头,地 表煤则宛如小煤堆。矿工掘开地皮,黑亮的煤就沿着山体 流下来。马查拉的煤是低磷特低硫优质无烟煤,标准燃烧 热量可达到每吨5000至7000大卡。

  由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大雪封山,生产能力为3 万吨的马查拉矿出煤时间每年只有7个月,但产量仍达到 2万吨,基本满足了昌都地区生产需要,大大缓解了藏北 地区燃料紧张状况,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

  位于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脚下的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是 我国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地处西藏自治区

西南隅与尼泊尔 王国交界处,面积33198平方公里,分布着包括世界 第一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的5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 高峰,冰雪覆盖面积在27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 %;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2348种、哺乳动物53种 、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6种、鱼类1 0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分别有33种和10种 。

  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涉及定日、聂拉木、吉隆和定结 县,这里生活着8万农牧民。过去,当地居民采掘草皮作 燃料,滥砍乱伐现象严重。1988年10月保护区成立 后,制定出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战略,对区内垃圾清理划定 了责任范围:居民生活垃圾由各乡村分派专门环保人员负 责,海拔5000至6000米之间的区域由保护区清扫 ,海拔6000米以上区域则由登山协会负责处理。同时 ,他们还注重提高保护区内居民素质,引导和激发他们主 动加入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列。在国际环保组织的帮助下 ,保护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潘得巴”行动是在美国新一代基金会帮助下开展起 来的,“潘得巴”意为乡村福利员。它引导社区全体成员 共同参与社区整体发展。通过对乡村福利员的培训,引导 居民开展环境保护

和家庭创收。目前保护区内已有“潘得 巴”140多名;“社区参与式扶贫”是联合国开发计划 署援助西藏有关项目的主要内容。此项目通过对保护区贫 困居民提供小额贷款,配以技术及组织帮助,使贫困居民 从中获得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家庭收入。

  西藏多年来十分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已拥有我 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落,总面积达到32.58万 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7.2%。自然保护区面 积以及在本行政区域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均为全国之最。

 

我国跑道最长的机场──邦达机场

  西藏自治区邦达机场位于万山纵横的横断山脉,海拔 4300多米,全长5公里,是世界跑道最长的民用机场 之一。

  西藏昌都地区高山和深壑密布,昌都镇距离成都和拉 萨都有1300多公里,无论从哪一头去昌都均要在崎岖 山路上颠簸几天几夜。为缓解交通对藏东地区社会经济发 展的制约,西藏自治区于1995年建成邦达机场,并于 当年4月首航成功。据了解,邦达机场目前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飞行难度最大的机场,而且从机场到最近的昌都镇 有136公里,也是国内离中心城市最远的民用机场。

  邦达机场的成功通航创下了人类民用航空飞行史上的 奇迹。机场所在地

气候恶劣,冬天风速常达到每秒30米 以上,每年冬春气温常在零下30多摄氏度;机场的海拔 高度比美国波音飞机的设计降落高度极限还高出近60米 。为此,首飞前,中美两国组成了联合试飞组,用先进的 波音757-200型飞机进行了严格的试验飞行。机场 上的空气密度还不足海平面的60%,试飞组事先对飞机 的密封加压系统进行改造,试飞后得出数据进行纠正,再 用计算机模拟飞行,得出最大承载量。试验表明,波音7 57-200型飞机在邦达的起飞承载量和落地承载量分 别为75.9吨和80吨,大大少于这种飞机常规设计的 108吨和90吨。

  邦达机场的建成使用进一步推进了西藏航空事业的发 展。到今年初,西藏已开通了拉萨至成都、西宁、西安、 北京、重庆以及昌都至成都的国内航线,开辟了拉萨至尼 泊尔的国际航线。仅去年,民航昌都站保障飞机起降18 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7151人,货邮吞吐量18 6.3吨,为西藏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最长的高原公路--川藏公路

  川藏(成都至拉萨)公路全长2413公里,是目前 我国里程最长的高原公路,也是世界上最为险峻的公路之 一。

  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公路,翻越二郎山

、折多 山、雀儿山、横断山等4000米以上山峰14座,先后 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10多条水流湍急 的河流,其建设难度在我国公路建设史上罕见。

  川藏公路作为世界屋脊连接内地的要道之一,在西藏 自治区境内分南北两线,贯穿昌都、林芝、拉萨等地市的 10多个县,是进出藏物资主要运输通道。为保证这条要 道通畅,国家投入巨资对川藏线进行整治,沿线地县也纷 纷把川藏公路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突破口。一条崭新的川 藏经济走廊正在崛起。

  西藏高原地势险峻、地域辽阔,交通不畅一直是制约 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两三年中,藏东各地县兴起 了路边城镇改造的热潮。在昌都地区所在地昌都镇、林芝 地区所在地八一镇以及公路通过的各县城均可看到,几年 前还是功能不全、破旧不堪的城镇,如今已旧貌换新颜: 泥泞坎坷的街道已被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取代;露天商铺 搬进了洁净的楼房,商店里出售着从食品到化妆品等众多 海内外商品;一批干净整洁、价格低廉的宾馆、饭店出现 在街头巷尾;“全国直拨”的公用电话招牌随处可见。据 统计,1995年以来,仅林芝一个地区投入的城建资金 就达2亿元。

  川藏线穿过的昌都、林芝是我国第二大林区,

素有“ 西藏江南”之称。这里资源丰富、物产多样。除木材外, 还盛产高品质的苹果、核桃、花椒、西瓜、松茸、羊肚菌 等土特产以及虫草、贝母等多种名贵药材。长期以来,农 牧民一直守着“金娃娃”受穷。如今,改变了观念的农牧 民争相利用川藏线的便利条件,把新兴的小城镇当作销售 农副产品的市场。近年来,每到夏秋季节,都有数以百计 的商人云集波密县城,收购珍贵真菌松茸,全县农牧民仅 此一项就增收达1000万元以上。

  沿川藏线各地县还利用交通优势,瞄准内地大市场, 积极探索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昌都地区的芒康县针对 内地市场的需求,办起了青稞虫草酒厂、高原食品加工厂 、林下产品贸易公司等14家企业,去年实现产值超过1 000万元;川藏北线经过的昌都县将新产的矿泉水投放 成都市场;林芝地区凭借着本身的资源优势和川藏线的交 通条件,提出“冲出林芝、走进内地、借力发展”的思路 ,积极动员地区上下抓开放、跑项目、搞联合。近3年, 他们引进对外合作项目10个,注册资金近4000万元 。

 

我国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羊八井地热电厂

  位于藏北羊井草原深处的羊八井地热电厂,是我国目 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利用

中温浅层 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

  羊八井,距拉萨90多公里,过去只是一块绿草如茵 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 。从1974年开始,国家把羊八井开发作为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先后拨出2亿多元资金,经过藏汉工程技术人员 的艰苦创业,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始被开发利用。1975 年,西藏第三地质大队用岩心钻在羊八井打出了我国第一 口湿蒸汽井,第二年我国大陆上第一台兆瓦级地热发电机 组在这里成功发电,开创了世界中温浅层热储资源发电的 先列,进入了工业性发电阶段。

  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盆地上,现已兴起了一座全 新的地热城,地热开发利用正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近10 多年来,这里建成了蔬菜基地以及畜产品、硼砂加工厂等 企业。目前,电厂已有8台3000千瓦机组,总装机2 .5万千瓦。到去年底,共为西藏发电12亿千瓦小时, 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45%。

  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藏,已发现600多 处地热显示点区,几乎每个县都有地热活动区。为此,自 治区制定了以水利为主、地热为辅的能源发展战略,又兴 建了朗久、那曲等地热电站。

  西藏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

一系列空白,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年来,先后 有美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 国的专家,专程到这里研究地热资源的开发。同时,西藏 已有地热工作者100多人次前往地热开发的先进国家考 察。

 

我国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羊八井地热电厂

  位于藏北羊井草原深处的羊八井地热电厂,是我国目 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当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温浅层 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

  羊八井,距拉萨90多公里,过去只是一块绿草如茵 的牧场,从地下汩汩冒出的热水奔流不息、热汽日夜蒸腾 。从1974年开始,国家把羊八井开发作为重点科技攻 关项目,先后拨出2亿多元资金,经过藏汉工程技术人员 的艰苦创业,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始被开发利用。1975 年,西藏第三地质大队用岩心钻在羊八井打出了我国第一 口湿蒸汽井,第二年我国大陆上第一台兆瓦级地热发电机 组在这里成功发电,开创了世界中温浅层热储资源发电的 先列,进入了工业性发电阶段。

  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盆地上,现已兴起了一座全 新的地热城,地热开发利用正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近10 多年来,这里建成了蔬菜基地以及畜产品、硼砂加工厂等 企业。目前,电厂

已有8台3000千瓦机组,总装机2 .5万千瓦。到去年底,共为西藏发电12亿千瓦小时, 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45%。

  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藏,已发现600多 处地热显示点区,几乎每个县都有地热活动区。为此,自 治区制定了以水利为主、地热为辅的能源发展战略,又兴 建了朗久、那曲等地热电站。

  西藏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 一系列空白,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年来,先后 有美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 国的专家,专程到这里研究地热资源的开发。同时,西藏 已有地热工作者100多人次前往地热开发的先进国家考 察。

 

我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安多电站

  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工 程——西藏安多光伏电站近日正式落成,从而结束了安多 县无电的历史。

  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气、尘埃含量小,因而成 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其太阳辐射能超过同纬度 平原地区的1倍左右,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西 藏充分重视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在这一领域走在 全国的前列。

  自80年代末期,从革吉、林周、双湖电站到安多光 伏电站,西藏

的太阳能电站装机容量从10千瓦发展到1 00千瓦。位于藏北草原上的安多光伏电站,国家投资1 770万元,关键设备选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德国和日 本设备,采用多路保护、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

  安多光伏电站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安多县1000个 用户的照明,而且还是高原地区利用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建 设了示范工程。据介绍,西藏已在全自治区推广太阳灶1 0万多台,建成太阳能采暖房200多万平方米,各种光 电设施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多千瓦。现在西藏各类太 阳能设施每年节约常规能源折合标准煤11万吨,每年综 合经济效益达到8000万元以上,对缓解能源紧张,改 善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最小的乡--玉麦乡

  西藏高原 西南部的玉麦乡只有3户人家,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乡级行 政区。

  这个群山环抱、水草丰美的小山乡,位于拉萨西南约 550公里的边境线上,交通不便。从拉萨到玉麦乡需翻 越海拔5001米的日拉雪山,还要趟过沼泽遍地的原始 森林。

  74岁的桑吉曲巴老人介绍说,历史上玉麦规模最大 时居住过20多户300多人。随着民主改革的进行,高 原各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生产条件大为改观, 人们陆续迁出重

山阻隔、交通闭塞的玉麦。到1980年 ,这里只剩下桑杰曲巴一家。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的桑杰曲 巴一直担任玉麦乡乡长,卓嘎和央宗是他心爱的女儿,又 是他的乡民。在每年大雪封山的半年时间里,桑杰曲巴和 他的孩子们便独自守护着这片土地。

  玉麦乡地处喜玛拉雅山脉南坡,海拔只有2000多 米,夏天气候温和多雨。因为雨水过多,玉麦乡的土地上 长不出青稞和其它农作物,却是放牧牦牛和犏牛的天然牧 场,这里居民的生活也就以放牧为主。每天凌晨4点左右 ,卓嘎姐妹便开始在距家10多公里的放牧点上放牧、挤 奶、提炼酥油和奶渣,从早一直忙到晚。他们整个夏天都 要住在放牧点上,没有特殊情况不回家。

  桑杰曲巴一家的每一粒粮食,都要从至少60公里以 外的地方运进来。从公路沿线进入玉麦,体力好的人骑马 也要7至8个小时。在漫长的冬季,大雪总要封住日拉雪 山。因此,冬天来临之前,卓嘎姐妹要赶着骡马把全家一 冬要吃的粮食和土豆、辣椒等菜驮进玉麦。

  玉麦乡虽小,但作为一级政权,这里教育、卫生、财 政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两年,县政府拨款42万元,从山 外运来水泥、铁皮等建筑材料,盖起了乡政府、卫生院、 学校和民房。2.5千瓦水电站和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 建成,使桑杰曲巴一家有了照明电,并看上了电视。

  前年底,有两户人家从山外的曲松乡和扎热区搬进来 。目前,玉麦乡的人口已增加到了18人。乡卫生员扎西 罗布毕业于山南地区职业学校,同时兼乡小学教师,负责 乡的卫生和一个适龄入学儿童的教学工作。

  优质毛竹是玉麦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桑杰曲巴一家每 年都要编一些箩筐等竹器,翻山越岭把竹器和奶渣运到山 南地区所在的泽当镇参加每年的物资交易会,并买回衣服 、盐和其它日用品。去年,玉麦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 ,在西藏属于高水平。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