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件网板报幼儿管理
当前位置: 第一板报网 > 办报教程 > 宣传板教程 >

小学班级文化布置: 黄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小学班级文化布置: 黄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意义  
社会学研究表明,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社会群体或社会都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我们所说的
班级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态包括以班风、校风和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组织文化和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广泛而显著的影响:班级精神文化是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隐性课程;班级组织文化是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班级物质文化始终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品德。  
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弥散性。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不同于正面灌输,它创造了一个无形的潜移默化学生心灵的“场”,弥散于学生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指向性。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又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规范着班级中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原来道德品质较差的学生,调入一个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班级后,现任班主任并没有对他采取特殊的教育措施,他的散漫言行却逐步有所收敛,渐渐改正,以致跟上集体的步伐。这实质就是班级文化的指向性在起作用。  
3、凝聚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块“磁石”,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得到鞭策和鼓舞,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大集体组织强度。  

二、目标:  
让班集体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主动发展,不断完善健全的人格。  

三、实施构想: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使之协调发展,切忌片面性。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三重三轻”(即注重显性文化,忽视隐性文化;注重课外文化,忽视课内文化;注重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的不良倾向。班级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整体性。它是多种教育因素的有机合成。因此,农村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在于从整体的角度分别加强班级文化四个不同层面的构建。  
(一)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视听效果佳的教室等),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洋溢着人性光辉的教室文化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自然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和大师的召唤,能让班级的每一堵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传情、启智,能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无限的教育资源。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班级教室的布置,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班集体奋斗目标,是维系班级师生为之奋斗的纽带。各班集体奋斗的目标言简意赅,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之处。还可在教室一角设置“生物角”,养些虫鱼,在窗台放几盆鲜花,使教室充满生机活力;在黑板报上开辟“文学天地”“每日一诗”等栏目,令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气息与诗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2、办好黑板报。班级内的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掘取知识的“宝库”。黑板报要做到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文字编辑、版面设计要放手全由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设计、选材、写作的能力提供舞台。  
    3、建好图书角。引导和鼓励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看的书和杂志贡献出来,建立班级图书馆,与他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开展争当读书“佼佼者”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征文比赛和交流会,引导学生与好书交友,与伟人对话;开设荐书栏,由班上学生轮流撰写,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  
(二)构建班级行为文化, 促进自主发展。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级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等,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阶段性班级工作、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为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例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可以组织一次题为“向陋习告别”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时可以先借助图片、文字、录像等手段,向学生列举国人在言行举止上存在的种种陋习,再让学生联系本校、本班和自己的实际,说说身边人或自己有没有这些陋习,最后展开讨论,谈谈如何帮助人们改掉陋习,并付诸行动。  
2、开展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习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拔河、跳绳等比赛,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校园能手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3、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通过开展评选“优秀学生”、“发言大王”、“书写大王”、“朗读大王”、“看书大王”等树立典型。评选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构建班级制度文化,实行人本管理。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班级就是一个小家庭,班级管理是直接关系到班中每个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的大事,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和谐与否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1、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制度的制订:  
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离不开决策、制度的制订。让学生参与制度决策的制订,先让每个学生思考应该制订哪些制度,应有哪些具体内容;然后由班干部协助老师将同学们意见汇总,形成建立班级制度初稿;接着学生分组讨论制度初稿,补充修改;最后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定期对制度进行调整、补充、修改。这样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感觉“人性化”,遵守起来也更为自觉自愿。  
2、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人本化的班级管理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中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如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体会管理的酸甜苦辣,真切的感受到在管理中遭受挫折的痛苦、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形成主人翁的意识。在班中设立多种岗位:值日班长、午餐监督员、安全管理员、桌椅管理员……班中“人人都是官”,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发展自我。  
3、让学生参与活动组织:  
开展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活动能力和良好个性的有效措施。人本化的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管理、实施,如让体育特长的学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让文艺特长的学生组织文艺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施展才能、丰富体验、发展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在活动中增强责任感,在与集体的积极互动中展现各自个性,相互间达成统一、和谐和默契。如此,学生活动逐步由他律改为自律,由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班集体充满成长的气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四)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培育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优良班风的形成与班级管理目标达成密切相关。它是在实践中,即在由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或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和形成的。  
因此,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必须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就构成了班集体进一步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素质要求、共同的作风态度等精神的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  

四、预期效果:  

 1、班级环境大为改观,脏、乱、差现象从根本上消失,地面做到“三无”(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痰迹),墙上做到“三有”(有班风、有名人名言、有内容丰富的黑板报),与此同时,鲜花、小小动植物、科技制作等走进教室,使教室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乐园”、自己的“家”。    
2、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这些习惯诸如见了老师主动问好,见垃圾主动打扫,见不文明言行主动制止,见别人困难主动帮助等等。  
3、班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学生逐步认识到集体荣辱与个人荣辱的关系,每天关心“班级星级竞赛”情况,人人努力为班级争光添彩。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和巩固。  
4、 班级管理进入自动化状态。学生大都能自己管好自己,班级管理进入制度化轨道,班主任从繁重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偶发事件极少发生。  
5、学生思品素质得到提高。不知不觉中学生变得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乐于学习、整洁卫生,班级德育工作也随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第一板报网是第一课件网旗下专业板报网站,提供各种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板,以及板报素材,板报教程等资源,是大家办报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wujyed.com